健人就是要腳勤~~快走、慢跑都健康

2021-02-22

年過30歲之後,人體的肌肉每年會以1%的速度流失,特別是臀部與腿部的肌肉量就會開始下降、骨質也會慢慢流失,當肌肉不斷萎縮,基礎代謝率會一直降低,則人體就更容易囤積脂肪,且在「肌力」和「骨質」都退化的情況下,也易造成腿軟無力、膝蓋疼痛、走路不穩等現象,至嚴重時,肌肉量不足還會造成高血壓、血管硬化等三高及慢性疾病。

很多人擔心運動會對膝蓋造成傷害,卻忽略了「不運動」對膝蓋造成的傷害更大,當肌肉隨著年齡而退化,膝蓋負荷會增加,整體活動能力也會大幅下降。所以,為了保存健康的本錢,現在就要開始鍛鍊肌力,特別是下半身的肌肉,則不但可以健康跑跳到老,也能有效預防疾病。

每個人適合的運動及強度是不同的,如體重較重且肌肉量較少者,若走路較快就會感覺到喘,則現階段健走就是最好的運動。但若體能較佳,或已運動一段時間覺得快走已經沒有感覺了,則可以進行慢跑,跑到覺得有點喘,但還可以說話的程度。也可以嘗試快慢交替的"間歇跑走法",先慢跑30秒~1分鐘,再慢走30秒~1分鐘,重複「快、慢、快、慢」的模式,若身體狀況許可,可改採快跑+快走,運動效率更佳。

鍛鍊肌肉,肌力訓練不可少   下半身肌肉佔人體肌肉總量的70%,若下半身肌肉強壯,便能間接減少膝蓋骨和股骨間的壓迫,可有助於延緩膝蓋老化。肌力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生長,提高新陳代謝,故能消耗更多熱量,除提升燃脂效率,還能降低脂肪比率,達到塑造身形的效果。

© 2021 健康不卡卡研究室    營養師諮詢專線:0920739764  台中市太平區樹德路168號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